东莞专科毕业生薪酬秒杀本科院校毕业生


[修改时间:2013/7/1  编辑:武汉工程大学自考]
 

 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之际,“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相较于市外高校大学生四处奔波、辛酸找工而言,东莞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显得轻松很多。

  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中下旬,东莞多所大学就业率均超过80%。东莞大学生就业形势利好,这其中,有东莞高校生源多来自本地的地缘优势,有本土高校及教育部门因地制宜、合理调整设置专业的举措,更有本土高校剑指“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不断探索。

  本地大学生就业形势“看上去很美”,但问题仍然突出:比如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意向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东莞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仍很突出、高校与市场也在不断磨合……

  放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严峻环境之下,在东莞大学生创业及相关探索举步维艰的现实情况下,东莞如何继续保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向好?如何保证就业质量?甚至,面对全国汹涌的“大学生最难就业潮”的冲击,东莞能否成为吸纳、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硅谷”之城?

  本报记者通过数日走访与调查,了解东莞大学生就业现状,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启发和思考。

  市内外大学生就业境遇大不同

  1

  在“史上最难就业季”,众多外地大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四处找工作。而作为制造业名城的东莞,本土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相对乐观

  尽管对东莞的夏天很不适应,王华仍拖着疲惫的身体,每天来回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找工作。面试时,她都努力挤出笑容,虽然心里明白,“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很难。”

  王华,今年22岁,来自江西宜春的一个农村家庭,江西一家财经类大学会计专业毕业。从去年11月份开始,她就忙着投简历,参加学校各种招聘会和宣讲会。

  “会计专业很难找工作,企业几乎不招应届生。校园里的招聘会,我几乎一场不落,都会去看一看。”具体参加过多少场招聘会,她也记不清了。王华回忆,那段时间她一直在投简历,现场招聘、网上招聘四处寻觅工作机会。尽管费尽心思做的简历投出了不少,但无一不是石沉大海。“那段时间我投了五六十份简历,但有回应的很少,只有四、五个。”

  她始终觉得,再好的简历也没有办法传递足够的信息,来展现她自己的实力。于是,今年5月,王华来到广东寻找机会,先后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找工作。在广州,一家出版社正在招聘中学教辅书编辑。“本来以为高中知识应该可以应付,但去了以后发现,好难啊!”

  王华第二次面试的地点在深圳,她看到路上张贴着一条招聘信息,就过去应聘了。可那是一份在学校里负责接待和日常卫生的工作。“当时我想,做这份工作也好,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待遇低,还经常要求加班,就放弃了。

  6月20日,王华经同学介绍来到东莞碰碰运气。在东莞市心连心人才市场里,她四处投简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她并不苛求专业对口,但觉得如今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人家又不认识你,不会给你机会的。”

  王华度过了一个非常不易的毕业季,她的经历是众多寻觅工作的大学生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全国699万大学生毕业。在广东,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40多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7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0多万,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

  但记者走访发现,在外地大学生普遍求职难的情况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影响到东莞高校。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18日,东莞多所大学就业率均超过80%。

  其中,东莞理工学院今年本科毕业生有2656人,已有超过9成的毕业生签约或有明确签约意向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今年本科生也有2512人,已有超过8成的毕业生签约;广东科技学院3052名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52%,且平均薪酬超过了3000元/月,而这一薪酬也超过了东莞多所本科院校毕业生。

  “东莞企业多,大学数量相比广深却少得多,竞争少,学生就业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职业指导师、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招生就业办负责人林蓉表示,东莞大学生就业形势向好和东莞本土经济是分不开的。本地机会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会留在东莞工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