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担的两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
|
[修改时间:2016/4/11 编辑:武汉工程大学自考] |
本网讯(通讯员 郭琴)2016年1月16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由武汉工程大学吴元欣教授负责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低品位难处理磷矿高效绿色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验收会,对我校承担的“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与示范”、“高镁低品位磷矿开发氟、镁及工业级磷酸一铵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课题进行了验收。
![]() 验收会由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处长吴月朗主持。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和我校校长王存文出席会议并致辞。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兴业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的九位技术专家和两位财务专家组成,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孙传尧院士任组长,武汉理工大学张一敏教授任副组长。
专家组分别听取了课题一负责人吴元欣教授、课题二负责人丁一刚教授的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审查了2个课题相关技术和财务资料,并经过质询和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一和二完成了立项批复的目标和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课题一“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与示范”对中低品位胶磷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新型浮选药剂的合成、选矿工艺技术、新型柱式浮选设备开发等研究工作。研制成功了8种具有较高选择性的常温正、反浮选捕收剂;建成了年产300吨精矿的连续浮选柱中试装置;建成了年处理中低品位胶磷矿100万吨的大型选矿示范工程并已投产;解决了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工艺技术难题。
课题二“高镁低品位磷矿开发氟、镁及工业级磷酸一铵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了高镁低品位胶磷矿脱镁、湿法磷酸中液相氟的回收利用、湿法磷酸连续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等研究工作。研制成功了高镁低品位磷矿化学脱镁副产氢氧化镁、湿法磷酸脱氟生产氟化盐、湿法磷酸两步氨化和非等温结晶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等新工艺,分别建成了磷矿脱镁副产2万吨/年氢氧化镁、5000吨/年氟硅酸钠、10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示范工程;解决了高镁低品位磷矿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上述课题的实施使我国高效绿色选矿,湿法磷酸加工,磷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发生显著变化,可大大提高我国磷矿资源的自给能力和综合利用率,同时使企业形成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对带动我国磷矿资源加工向“大型化、集中化、精细化、国际化”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